暑假是学生旅游、兼职的高峰期,一些暑期的境外高薪招聘骗局也多了起来。近日,湖北随州警方接到报警,称一名年轻男子疑似受骗,正乘坐高铁准备转机前往境外。警方及时拦截劝阻,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悲剧。
2025年6月下旬,家住随州市曾都区的男子薛某某通过网络游戏结识了一名“游戏搭子”。二人一见如故,很是聊得来,对方主动邀请他到境外某地旅游、介绍工作,声称“轻轻松松月入过万”,但又拒绝透露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表示抵达后就有人带其通关、入住酒店和介绍工作。于是,薛某某按照其指引自行购买了7月6日随州至广州市的火车票、广州市至境外的飞机票。
所幸,民警在薛某某前往广州的高铁上及时找到了他,详细讲解了境外诈骗的危害,最终薛某某回心转意,目前已安全到家。
对此,湖北省反诈中心民警李小媛介绍,此类“零门槛国外高薪岗”“包吃包住、报销机票、专人接送”,很可能是以“工作轻松又高薪”为诱饵的境外高薪招聘骗局。
李小媛:针对暑期这种境外的高薪骗局,常常会有这么三种形式,大家看到要提高警惕↓
第一种,诈骗分子会声称先交钱再出国,以这种虚假或者是缺乏资质劳务输出的中介机构为媒介实施诈骗,再收取高价的中介费、报名费、保证金,总而言之就是先让你交钱再出国。
第二种,让你出国之后再补签证,一些没有资质的中介会以这种为借口,把劳务人员送至国外打黑工。
第三种,伪造材料骗人出境。谎称在国外有工程项目,提供虚假证明。但其实在你出境之后,会没收通信设备,同时可能没收甚至撕毁你的护照,逼迫你从事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李小媛介绍,根据梳理,如果承诺去境外可以“免签工作”“会打字就能赚大钱”等内容,大概率是境外高薪招聘骗局,需要高度警惕。无论是暑期找兼职还是希望境外务工,务必检查相关招聘企业的资质。外国对我国公民的免签一般都是指旅游免签,不会提供“工作免签”。
李小媛:看到这种境外的招工信息,首先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去相信,可以通过商务部官网去查询,看这些公司是不是被列入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另外求职者也要分清签证类型,避免被蒙蔽。因为有很多时候诈骗分子会告诉你,旅游签证就等同于境外的劳务签证。要千万注意,任何旅游签证都不能等同于境外的劳务签证。
李小媛提醒,家长发现孩子暑期希望去境外旅游、见网友或者去外地工作,务必了解孩子要去哪里,见什么人。提高警惕,必要时向警方求助。
李小媛:孩子社会经验比较少,暑期接触网络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家长这个时候也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异常动态,比如说他突然告诉你要去境外旅游工作,或者是去见网友等,或者说他收到了一份高薪工作的邀请,很有兴趣想要去了解一下。碰到这些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同时也可以及时寻求警方帮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zailixingjizhehuishangtichuxiangguanwentideshizongtaiyangshijizhe,erbushiyixiewaimeijizhe。zhexianranyiweizhezhongguofangmianxiangdangleyijiangzhejianshigongzhiyuzhong。gengxuzhuyi,ciqianyitian,zhongwuliangguozuigaolingdaorengangtongledianhua。shuangfangjiuzhongwuguanxihewukelanweijijiaohuanleyijian。在(zai)例(li)行(xing)记(ji)者(zhe)会(hui)上(shang)提(ti)出(chu)相(xiang)关(guan)问(wen)题(ti)的(de)是(shi)总(zong)台(tai)央(yang)视(shi)记(ji)者(zhe),(,)而(er)不(bu)是(shi)一(yi)些(xie)外(wai)媒(mei)记(ji)者(zhe)。(。)这(zhe)显(xian)然(ran)意(yi)味(wei)着(zhe)中(zhong)国(guo)方(fang)面(mian)相(xiang)当(dang)乐(le)意(yi)将(jiang)这(zhe)件(jian)事(shi)公(gong)之(zhi)于(yu)众(zhong)。(。)更(geng)须(xu)注(zhu)意(yi),(,)此(ci)前(qian)一(yi)天(tian),(,)中(zhong)乌(wu)两(liang)国(guo)最(zui)高(gao)领(ling)导(dao)人(ren)刚(gang)通(tong)了(le)电(dian)话(hua)。(。)双(shuang)方(fang)就(jiu)中(zhong)乌(wu)关(guan)系(xi)和(he)乌(wu)克(ke)兰(lan)危(wei)机(ji)交(jiao)换(huan)了(le)意(yi)见(jian)。(。)
神十五神十六会师 上演“摸头杀”
1982年,南昌飞机设计研究所找到南航飞机设计专业教授魏志毅和同事钱智声,请他们协助开展强-5定寿工作——强-5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中国第一种强击机;所谓“定寿”,就是确定飞机的使用寿命。